11/10/2019

香港 Co-Living「共居」公寓 @ 鄰居以上、家人未滿

基於香港房屋供不應求、持續短缺的現況,共居/ 共宅在香港并非新名詞或新奇的現像,劏房、棺材房、籠屋、... 對香港人而言,都是再熟悉不過的上世紀「共居名詞。
唯今,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一群大膽、思維創新的 80 後年輕人,看準時下的城市知識青年面對住房困境,心裡隱藏揮不去的自卑感而選擇生活,導致實際人際交往能力欠缺的問題,希望利用自身設計專業,打破時下年輕人的模式,以新時代的共居」概念,讓更多年輕人願意走出來,在現實中與人互動。
新時代的公寓項目主要開放給國内外學生、創業人士、藝術家、廚師、醫生、健身教練... 等年輕專業人士些人都有共通點,擁有放的思想,且皆有其精領域; 相仿的年紀,自然更容易交流和理解。
一次偶然的機會,受邀家坐落於深水埗九江街民宅 Campfire - Home 參觀,深入了解主要針族群而共居公寓概念 ~

公寓前台/ 大堂
每間房間的平均面積為 180 平方尺,提供人以及雙人房; 所有房型均配有空調、精的家具配置、無線網絡、高清液晶電視、基本的儲物空間、插座、... 甚至還有一至兩扇大面窗戶,最大限度保證采光通風及景觀視野,提高居住的舒適度,這種條件的房型真是可遇不可求
簡潔風格的室内裝潢給人舒適、乾凈的感覺
最讓我興奮的是 —— 每個房間均配有獨立衞浴! 
雖然空間面積不算大,但勝在五臓俱全,有絶對的隠私
公寓配有梯、24 小閉路電視、智能卡鎖外,每月租金除基本水網絡費,亦包含每周一次的房打掃、床更换服務以及日常備的維修保養
懶熊猫也有過多年與陌生人共居」的經歴,也見過形形色色的房東和租客。租客身份不盡相同,有學生黨、有上班族,且大家都有各自的工作時間、各加各的班,除了共用的衞生間和廚房外,没有多餘實用的共享空間,每個人基本上已經心甘情願地選擇了蝸居在自己的孤島中。
入住初期,曾一心嚮往著和租戶似美劇《老友記/ 六人行 (Friends)》般的情,現實則因大家并不深交,結果就是一地毛...
 
共居生活
然而,新時代的共居」則規劃了不少公共開放空間與設施,公寓亦會不定期舉辦各類小活動或工作坊,促進住客間的互動交流,認識新朋友。除了得以享受來自人群的温暖,亦可豐富租客的業餘生活,增添生活樂趣
相較於一般的房間出租,這裡更注重分享和社群生活,因此該公寓特别著重於公共空間的設置,最大限度地在有限的空創造出 —— 觀影室、焼烤區、健身房、公共廚房、開放工作間、輕啜咖啡的露天陽台、休息區、等多項共享設施,租客可以利用這些空間一起用餐、工作、游戲,相互交流,甚至一起策劃有趣的案子; 希望能透過所提供的公環境,讓租客願意放下手、走出房間,通更多面面的交流建立自己的社群網絡; 接倡導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外,亦可提升歸属感。
有鍳於此,公寓管理者甚至還表明他們不願將公寓租給不交朋友、不合群的人 ~
坐落於地下層的大廚房/ 用餐乃住戶的主要共享域,不同背景的人有機會一起在這裡切磋廚或共晚餐
 
不只香港,紐約、舊金山、洛杉磯、倫敦... 等地早於上世 80 年代便盛行這種共居生活模式,近年更演了年人一新的生活方式在都市漸漸蔓延。
即便族、語言、思維、文化背景、信仰各異,但凑在一起生活,你在世界上最孤、冰冷的城市也能感受到生活的微光温暖 ~

4 comments:

  1. 共居只因慳錢,個人係唔鐘意互動都係會喱入房 :P

    ReplyDelete
  2. 有點酒店式公寓feel!
    好多hk人見到一定流口水XXD

    ReplyDelete
    Replies
    1. 呢度嘅價位會比其它二人、四人一房,上下床位或膠囊床個d稍高少少,但勝在有自己嘅獨立厠所,有窗口,同完全属於自己嘅 180 平方... 系理想嘅。

      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