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5/2020

大馬抗「疫」@ 復工肺炎核酸 (Covid 19 RT-PCR) 檢測

大馬元首於 4月末宣佈《行管令》有條件放寬,亦意味著國内各企業可於 5月始選擇性恢復營業 (理髪、美容、室內健身房、娱樂場所、開齋節市集/ 夜市... 等人流密集活動和集會仍被禁止) 與此同時,《行管令》則持續延長至 6月 9日 ~
這期間探訪客戶,客戶公司的保安/ 入口處均設有訪客登記名册和搓手消毒液,不論訪客或職員入内前都要求戴口罩,亦會測體温 (一些公司還會給訪客貼上已測體温/ 安檢通過的貼紙),確保大家的衞生與安全
會議室亦設有人數限制以及保持社交距離
在武漢肺炎爆發前,我服務的公司已正式與大馬一家著名的生物技術公司合作,為既有的客戶 (醫院、醫療中心、社區衞生保健等) 提供高端的分子診斷以及生物、藥物、基因等檢測服務。故,在行管令初期,儘管大家都在家工作,我則一天天都在各大醫療中心奔波。
肺炎期間,我們專注實時聚合酶鏈式反應 (簡稱 RT-PCR),尤其《行管令》有條件放寬且企業復工這期間,衞生部規定所有復工人員 (尤其外籍員工) 均需進行 RT-PCR 檢測並上報,確認零感染後才允以復工。故我自 5月初,為各大企業進行 RT-PCR 的行程排得滿滿,已不太記得上一次休假是什麽時候 ~
目前,普遍進行 RT-PCR 檢測的基本為餐飲、保安、保潔環衞、保固維修、建築工程、製造廠房、運輸客運... 等,工作人員較多的企業 (平均每日至少採集 300餘份樣本)
有些「工作」環境挺理想,除了乾凈,還設有基本的通風系統和衞生間
我所到之處,至今唯一一家建築工地設有消毒隧道,
環境而且工人都排列有序,更遵守社交距離 (要給讚!)
絕大部份環境 (猶其工地) 條件則不然... 除了有」遮頭,其它什麽都没有...
發現,部份工地還設有臨時的菜市集,供外籍勞工採購食材和生活用品... 好吧,這不是重點 ~
個人防護 —— 搓手消毒液、口罩、面罩、手套、防護衣是基本裝備
現場,我們分别設立兩個工作區 —— (後勤) 職員登記和 (前線) RT-PCR 採樣
需要近距離進行分泌物採集的醫生和護士均全副武裝
人手極其短缺,我被迫到後勤現場場地安排和檢驗者身份資料的核對/ 記録。雖不直接與檢驗者接觸 (即便在同一空間,亦會間隔至少 2 米遠) 但為了保護自身安全,面罩、口罩、手套、搓手消毒液和無紡布隔離服仍是基本裝備 ~
很多人都問為何不穿連體醫療防護衣... 主因是防護服短缺,盡可能保留給前線的醫護人員
所有前來的檢驗者在進行身份核對前都需要測量體温和雙手消毒
緊接著由醫生以聚丙烯纖維鼻咽拭子為檢測者進行採樣
RT-PCR 需要從鼻腔採樣,拭子主要沿著下鼻道深入鼻咽,接觸鼻咽腔壁約三秒,然後將拭子輕輕旋轉一周,再緩緩取出。過程會讓人感覺不太舒服,甚至會有打噴嚏或咳嗽的反應... 故近距離採樣的醫護人員即便是全副武裝,也有被感染的風險
採集的聚丙烯纖維頭將會個别浸入含有病毒採樣液的保存管中,旋緊并密封管蓋,避免感染
保存管與檢驗者資料一起包裝好後,送往實驗室進行病毒核酸檢測,平均 24 ~ 72 小時便能得出檢測結果
幸運的是,我們的實驗室至今尚未檢驗出呈陽性的案例 (雖不排除在 操作* —— 如樣本採集、流轉及處理... 等環節造成所謂的 “假陰性”)
* 操作不當情况:
(一) 檢驗者為初期感染者
(二) 採集部位不當,如拭子没採集到鼻咽深處等情况,使得採集的為不含病毒的細胞
(三) 採樣拭子有缺陷 (吸水不佳,導致採樣量不足)
(四) 保存管或核酸液/ 病毒採樣液被感染或濃度下降... 等情况
倘若不幸檢驗出呈陽性的案例,除了我們這群前線人員須進行檢測和接受隔離觀察外,實驗室亦需進行全面消毒。
即便如此,我每下班回家都會立即以消毒濕巾擦拭車輛 (内部)/ 鞋子/ 手袋,消毒雙手、洗澡、即時清洗衣物、... 盡可能做好個人的防護措施!
驚喜的是這個月還收到由香港友人寄來的愛心口罩 (下圖分别為四月和五月收到,每封附有10份口罩)!大馬一度極缺口罩 (真是有錢都買不到),但幸運的,有這幾位好友無私地由千里之外寄來口罩讓我應急,内心除深深地被感動,亦感受到温暖!
Anyway,疫情未結束,大家繼續加油抗吧!


13/05/2020

廣州 @ 巷子裡的美味 —— 陳添記魚皮和老字號娟姨第一家猪腳薑 (Guangzhou Local Dishes: Fish Skin Salad & Ginger Vinegar with Pig Trotters)

趁著疫情加上 大馬「行管令」,終於有時間將去年的廣州遊記稍作整理...
有句俗話説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好吃不怕路遥遠」,在廣東的最後一天决定到這家隠蔽於上下九步行街一條不起眼的小巷裡,但在附近一帶卻鼎鼎有名的陳添記魚皮
 
陳添記順德爽滑魚皮
寶華路十五甫三巷二號之三
( 地鐡 1 號線 長壽路站,D2 出口,步行約 300 米 )
營業時間:
09:00 ~ 22:00 ( 每日營業 )
我們一早九點多抵達,但見店裡已有不少食客。店家僅供應三款食物 —— 祖傳爽魚皮、艇仔粥和猪腸粉,對我而言最合適,完全無需煩惱該選什麽,一口氣全點了!
門面比較小,環境也一般,只設有幾張小桌子,放眼看去只有我們是游客
除了爽魚皮是點餐後直接上桌,艇仔粥和猪腸粉則需稍待片刻
晶瑩半透的祖傳爽魚皮以鯇魚皮製作,經冰凍處理後的魚皮滑嫩脆爽、絲毫没有魚腥味,搭上葱絲、薑絲、油炸花生、香菜、芝麻和秘製醬汁... 帶點微辣,以及魚皮仿佛在口裡彈跳的口感,非常過癮,吃完還想再吃
以鐡碗盛裝的艇仔粥內有著近乎滿溢的材料 —— 花生、炸猪皮、魚片、魷魚、油條、蛋絲、蔥花、等等,粥底香綿,非常正宗的口味
跟常規的廣式腸粉不太一樣,店家的腸粉更 Q 彈、有嚼勁,更像凉皮的口感
摸著飽漲的肚皮,我們拐彎來到上下九步行街... 清晨的上下九,難得的清凈。  
上下九步行街全長約 1237米,除了是廣州市三大傳統繁榮的商業中心之一 (其餘為農林下路和北京路商業步行街),亦是廣州市保存最長和最完整的連排式騎樓建築商業街。
騎樓一般分為樓頂、樓身以及騎樓底三部份,結構為下面商舖,上面住宅。現存的主幹道騎樓建築多為 19世紀中後期建成,具有濃郁的歐亞混合風格。
對國家而言,古建築是國家歷史發展的見證,亦能為後人保存珍貴的兿術價值; 然而遺憾的是,而今的上下九步行街充彻著各種潮牌、餐飲和流行樂,自然就少了歷史文化的韻味 ~
上下九步行街是廣州市三大傳統繁榮商業中心之一,全長約1237米,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travel/2vprrby.html
來到這裡是為了尋找一家當地頗有名氣,上過《舌尖上的中國》以及多家旅游雜誌的 —— 老字號娟姨第一家猪腳薑
老字號娟姨第一家猪腳薑 
荔灣區第十甫路 57號旁 吉鴻居 4 號 (近蓮香樓)
營業時間:
10am ~ 9pm (每日營業) 
藏在巷子深處,一不小心就錯過了
來到店門口,會見到一個看似起疙瘩的黑鍋... 娟姨說這個瓦煲已經燒了十多年,這厚厚臓臓的一層是甜醋滚開的糖膠,這是嵗月的見證亦使其成為了鎮店之寳,吸引不少食客拍照
門口一煲煲 “臓” 得發黑,黑到發亮的鍋裡滚著猪腳薑,散發著濃郁的香味...
娟姨的店面不大卻有著極旺的人氣,店裡除了可以看到很多媒體的報導,也有不少慕名前來的食客
小小的店裡還有個小閣樓,職員說是儲藏間亦是休息室
店裡只供應幾款菜單
猪腳薑¥12 一碗,有一塊猪腳、幾塊薑片和一顆蛋。經過長時間熬煮,猪腳熬得軟爛,一口咬下,滿滿的膠原蛋白在嘴中融化 ~ 唯一的缺點是份量少了點。
這是一道廣東傳統的滋補美食,有驅寒暖身、補血補鈣、美容養顏的功效; 酸酸甜甜,浓濃的湯汁亦很是開胃下飯
糖醋蛋十分入味
雖剛吃飽,但還是没忍住點了一份糯米飯 ¥15,有肉丁、蘿卜絲、香菇、蝦米、花生... 或許是已吃飽的關系?這份糯米飯吃著没啥感覺... 
當然,食物的口感以及口味的喜歡,苦辣酸甜或鹹或淡總會因人而異,我不是非要你喜歡這些暗巷小吃,而是純粹分享給有計劃來上下九步行街的朋友,這裡有這些傳統美味,有機會不妨嚐一嚐~


01/05/2020

周末增肥團 @ 巴生河邊「扁擔飯」(Nasi Kandar By The River)

大馬作為一個多元種族國家,在地的美食自然不限製在單一的中餐、馬來餐、印度餐... 而是藉著多元種族的大熔爐,創造口味豐富且多樣化的美食,使大馬成為聞名世界的美食天堂。
大馬以小販美食聞名,前來大馬旅游的覓食名單少不了椰漿飯、印度煎餅、沙爹、炒粿條、亞參拉沙、肉骨茶...  
除了上述常見、較為大家所熟悉的傳統美食,扁擔飯 (Nasi Kandar)亦是大馬的人氣料理。扁擔飯」乃印裔回教徒的一款家常飯食料理,隨性地在搭配各式以香料腌製的雞肉、羊肉、魚肉... 等,最後在米飯上淋上香濃的咖喱漿汁,非常下飯!
在馬來文中 Nasi 是 “飯”,Kandar 則是 “扁擔” 的意思,該名字起源於很久很久以前,印度族裔分别將米飯和咖喱菜餚裝入扁擔,吊掛在肩膀上沿著碼頭和工地叫賣,故被稱為扁擔飯」。當然,隨著時代演進,這種流動形式逐漸被市場淘汰,轉以餐廳模式運營,好處是讓更多人能品嚐到扁擔飯」~
坐落在雪蘭莪州的巴生有很多古早味和創新美食,是個美食天堂... 話雖如此,因其地理位置偏遠,一般并不是太積極前往 ~
經友人大力推薦下,周末專程驅車半小時來到巴生覓食,尋找隱藏在一條不起眼的巷子裡的扁擔飯」... 由於店家不設招牌,當地人普遍稱之為 “河邊咖喱魚頭/ 扁擔飯”... 
對於普遍注重客流量的餐飲業,店家僅選擇在這不起眼的位置營業,可謂業界裡的一個奇葩~
Kari Kepala Ikan Tepi Sungai
Gerai Makan Pekalan Batu
Kawasan 1, 41100 Klang
營業時間:
11:45am ~ 4:30pm (每日營業)
星期五  11:00am ~ 1:15pm; 2:15pm ~ 4:45pm

幾乎被成蔭大樹淹没的露天/ 戶外美食亭
抵達時已經過了午餐的高峰時段,但街道仍停滿了車。
下車步行前往時,已可以聞到從遠處飄來咖喱香料的味道 ~

美食亭坐落在石頭公園,一側沿著巴生河 (“河邊咖喱魚頭/ 扁擔飯” 的稱號由此而來)...
當河水高漲時,可以拍攝美麗的巴生河畔景緻
一側則依著巴生百年歷史的鐵道,時而可以看著火車轟隆隆從眼前駛過;眼前的是興建於 1957 年的巴生哥打橋 (Kota Bridge),有聞是大馬唯一的雙層橋
到達美食亭,只見場內位置已坐滿了人,慶幸僅稍等了一會兒便有座位; 這裡採自助取餐,雖没職員維持次序,但見食客都非常自律的排隊... 好棒棒!
除了咖喱料理,這裡看似不起眼的炸雞亦是店家招牌之一; 炸雞的外皮非常酥脆,吃起來口感紮實,仍是滿溢肉汁,只有咬進口裡才知道其魅力!
在看重收益的餐飲業,該店家另一特點是 —— 無限量供應香脆的印度薄餅 (Papadum)!雖說這對我而言很有吸引力,但畢竟油炸的熱量高,還是要注意攝取量
扁擔飯少不了香濃的咖喱漿汁,聞到香料味就讓人垂涎三尺
看周圍都是滿滿的人潮
基於生活便利與地區環境建設,我們身邊被各大小美食餐廳包圍,雖然這些餐廳為了能給食客一個衞生良好、舒適的就餐環境,一般都注重設備、服務與門面及空間的裝潢; 然而,偶爾不經意地嘗試路邊某家不起眼的小店,更讓人印象深刻或驚喜,對吧 :)
繁忙時段經常要排隊,想前來嚐鮮的朋友要有等的心理準犕 ~
(* 這是我們在大馬「行管令」實施前的探訪,該店家目前僅提供外帶和外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