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新冠病毒.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新冠病毒. Show all posts

07/11/2020

馬來西亞第三波疫情,讓人心慌慌 (Malaysia's third Covid-19 wave)

經過多月的努力,大馬的新冠感染人數至 9月為止一直保持個位數,然而 9月 26日大馬沙巴州選舉後,即爆發第三波疫情」... 再一次見證政治人物為了個人利益罔顧公共衞生安全!
沙巴的醫療資源本就有限,雖然衞生部增派醫療人員前往沙巴支援,但這一切為時以晚。源於政府延至 10月 12日 (沙巴州選兩星期後) 才對沙巴進行封州,以致由沙巴入境馬來半島的人士已將病毒傳播全馬各地,許多購物商場、學府紛紛中招。
(大馬第一波疫情源於 3月初的「大城堡清真寺群聚事件」; 第二波疫情為 5月的外勞群聚,兩波疫情均在行動管制實施下受控)
見雪隆區的感染人數暴增,政府即宣佈於 10月 14日始對針對的地区/ 州属實施有條件行動管制令 (Conditional Movement Control Order - CMCO)... 唯實施至今近一個月,疫情未見好轉之餘,反而持續惡化,感染病例一再突破新高,情况令人擔懮吖!
然而,最叫人無奈的是,看著每日感染人數破千數據的國人仍無危機意識,以為只要戴上口罩就可以安全地到處趴趴走,去人潮密集的地方... 
應衞生部需求,我們也於分子病理實驗室派出多個醫療團隊,分别為客戶群進行了新冠病毒檢測採樣
除了一般民眾,主要針對疫情紅區的各個行業 —— 製造業、建築業、保安、保潔、司乘人員等等
採集樣本的檢驗報告不是每次都能讓所有人鬆一口氣 ~ 
出入各個工作場所必備的個人「基本防疫裝備」—— 免洗酒精搓手液、消毒噴霧、口罩、手套、防護面罩、連身防護服、個人文具... 等等,個人防疫做好做滿
每次作業開始前,團隊會盡可能將作業現場周遭以及所需家俱進行一番消毒,以確保醫療人員在衞生、安全的環境下執行職務... 即使處在疫情紅區進行職務,雖没能保證百份之百,但至少能减低被感染的風險... 
團隊雖會定期進行新冠病毒檢測,但若當日的檢測樣本檢驗出超於特定佔比 (%),團員將被要求即日隔離,接受 (再一次) 檢測
無論個人,甚至對團隊嚴謹的防疫流程有著絶對的信心,檢驗結果乃意料中事 (**僅個人見解,不能做百份百保證) 
每每被要求即日隔離 (一般需要接受三日的隔離,至檢驗報告出爐) 的期間,雖然我没要求,且外送服務亦很方便,但好友都會盡可能親自給我送外賣,(自覺保持安全距離) 親眼確認我的情况
Well,這僅作為個人於疫情期間的工作日常分享... 以及慶幸自己有這麽些可愛的損友,即便離家在外,我卻從未感覺到孤獨、無助; 而且無關利益,無關金錢,這是最真摯、難得的友誼 ~ 

21/05/2020

大馬抗「疫」@ 復工肺炎核酸 (Covid 19 RT-PCR) 檢測

大馬元首於 4月末宣佈《行管令》有條件放寬,亦意味著國内各企業可於 5月始選擇性恢復營業 (理髪、美容、室內健身房、娱樂場所、開齋節市集/ 夜市... 等人流密集活動和集會仍被禁止) 與此同時,《行管令》則持續延長至 6月 9日 ~
這期間探訪客戶,客戶公司的保安/ 入口處均設有訪客登記名册和搓手消毒液,不論訪客或職員入内前都要求戴口罩,亦會測體温 (一些公司還會給訪客貼上已測體温/ 安檢通過的貼紙),確保大家的衞生與安全
會議室亦設有人數限制以及保持社交距離
在武漢肺炎爆發前,我服務的公司已正式與大馬一家著名的生物技術公司合作,為既有的客戶 (醫院、醫療中心、社區衞生保健等) 提供高端的分子診斷以及生物、藥物、基因等檢測服務。故,在行管令初期,儘管大家都在家工作,我則一天天都在各大醫療中心奔波。
肺炎期間,我們專注實時聚合酶鏈式反應 (簡稱 RT-PCR),尤其《行管令》有條件放寬且企業復工這期間,衞生部規定所有復工人員 (尤其外籍員工) 均需進行 RT-PCR 檢測並上報,確認零感染後才允以復工。故我自 5月初,為各大企業進行 RT-PCR 的行程排得滿滿,已不太記得上一次休假是什麽時候 ~
目前,普遍進行 RT-PCR 檢測的基本為餐飲、保安、保潔環衞、保固維修、建築工程、製造廠房、運輸客運... 等,工作人員較多的企業 (平均每日至少採集 300餘份樣本)
有些「工作」環境挺理想,除了乾凈,還設有基本的通風系統和衞生間
我所到之處,至今唯一一家建築工地設有消毒隧道,
環境而且工人都排列有序,更遵守社交距離 (要給讚!)
絕大部份環境 (猶其工地) 條件則不然... 除了有」遮頭,其它什麽都没有...
發現,部份工地還設有臨時的菜市集,供外籍勞工採購食材和生活用品... 好吧,這不是重點 ~
個人防護 —— 搓手消毒液、口罩、面罩、手套、防護衣是基本裝備
現場,我們分别設立兩個工作區 —— (後勤) 職員登記和 (前線) RT-PCR 採樣
需要近距離進行分泌物採集的醫生和護士均全副武裝
人手極其短缺,我被迫到後勤現場場地安排和檢驗者身份資料的核對/ 記録。雖不直接與檢驗者接觸 (即便在同一空間,亦會間隔至少 2 米遠) 但為了保護自身安全,面罩、口罩、手套、搓手消毒液和無紡布隔離服仍是基本裝備 ~
很多人都問為何不穿連體醫療防護衣... 主因是防護服短缺,盡可能保留給前線的醫護人員
所有前來的檢驗者在進行身份核對前都需要測量體温和雙手消毒
緊接著由醫生以聚丙烯纖維鼻咽拭子為檢測者進行採樣
RT-PCR 需要從鼻腔採樣,拭子主要沿著下鼻道深入鼻咽,接觸鼻咽腔壁約三秒,然後將拭子輕輕旋轉一周,再緩緩取出。過程會讓人感覺不太舒服,甚至會有打噴嚏或咳嗽的反應... 故近距離採樣的醫護人員即便是全副武裝,也有被感染的風險
採集的聚丙烯纖維頭將會個别浸入含有病毒採樣液的保存管中,旋緊并密封管蓋,避免感染
保存管與檢驗者資料一起包裝好後,送往實驗室進行病毒核酸檢測,平均 24 ~ 72 小時便能得出檢測結果
幸運的是,我們的實驗室至今尚未檢驗出呈陽性的案例 (雖不排除在 操作* —— 如樣本採集、流轉及處理... 等環節造成所謂的 “假陰性”)
* 操作不當情况:
(一) 檢驗者為初期感染者
(二) 採集部位不當,如拭子没採集到鼻咽深處等情况,使得採集的為不含病毒的細胞
(三) 採樣拭子有缺陷 (吸水不佳,導致採樣量不足)
(四) 保存管或核酸液/ 病毒採樣液被感染或濃度下降... 等情况
倘若不幸檢驗出呈陽性的案例,除了我們這群前線人員須進行檢測和接受隔離觀察外,實驗室亦需進行全面消毒。
即便如此,我每下班回家都會立即以消毒濕巾擦拭車輛 (内部)/ 鞋子/ 手袋,消毒雙手、洗澡、即時清洗衣物、... 盡可能做好個人的防護措施!
驚喜的是這個月還收到由香港友人寄來的愛心口罩 (下圖分别為四月和五月收到,每封附有10份口罩)!大馬一度極缺口罩 (真是有錢都買不到),但幸運的,有這幾位好友無私地由千里之外寄來口罩讓我應急,内心除深深地被感動,亦感受到温暖!
Anyway,疫情未結束,大家繼續加油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