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詐騙層出不窮,隨著 AI 技術的迅速發展,犯罪手法日益翻新,讓人防不勝防,形勢愈發嚴峻。

他們的開場白千變萬化,總會製造一場 “美麗的意外”,讓你誤以為這段緣分天注定。通常會通過手機短信或 FB、IG 等社交平台,藉口短信發錯號碼來接近你。如果你回覆了短信,他們便會誇你善良、有禮貌,從此開始展開話題,設法一步步拉近距離。

不知道你會怎麼處理撥錯號或短信,但如果是我,最多回一句「抱歉」,然後立刻消失,不再理會對方。可是這位自稱 Chris 的人卻不走尋常路,硬是一直撩你聊天,讓我的 “第六感” 瞬間被激活 —— 直覺告訴我他是詐騙份子。於是我決定配合演出,當成無聊時陪他磨練話術也挺有趣,畢竟不給他們進步的機會,他們怎麼繼續騙人呢? :p
從上圖可以看到,短信發錯的日期是12月12日,到了14日才剛 “認識” 兩天,Chris就大方地開始跟你聊起 “會賺的投資”... 這節奏也太快了吧!

畢竟彼此并不相識,簡單的自我介紹是例行事,Chris 表示自己來自大馬南部的新山,目前為新加坡濱海灣金沙的首席技術 (IT) 執行官,而我呢,則是吉隆坡某家電廠的普通業務員 —— 這是我 “扮演” 的角色...
基本上,只要你没有明確表現出不想繼續聊天的意願,他們就會一步步誘導你說出更多個人信息,同時,他們也會主動分享一些 “私密經歷”,比如過去的情傷、家庭問題或人生挫折,藉此博取你的同情心,營造出一種 “我們很有共鳴” 的假象,逐步建立起情感連結 ~
分享家鄉、職業、興趣愛好、甚至照片,這些幾乎已成為詐騙份子的基本 SOP。至於內容的真實性嘛……既然是詐騙,真真假假,誰又能說得準呢?
說實話,對方自稱是新加坡濱海灣金沙的高層 IT 執行官,我本來對他的英文水準還挺有期待的。沒想到實際交流起來,卻總覺得哪裡不太對勁 —— 語句生硬、用詞不當,完全不像是一位身居高位的專業人士...
(Well,老外、中國籍的詐騙份子見得多了,這次來個口吻很像馬來西亞人的,還真是頭一遭。短訊中偶爾會冒出些你可能不熟悉的語言,還請見諒哈 ~)

照片裡的小伙不僅陽光帥氣,肌肉也很給力耶,喜歡,喜歡,好喜歡喲!
有人認識這位男士的話,通知他照片被盗用囖 ~ 你可能以為只是隨手發了一張照片,但對詐騙份子來說,這卻是一把通往你個人資訊的鑰匙。
他們可以利用照片進行「以圖搜人」或其他技術手段,查詢你在社交平台上公開發佈的訊息,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經歷、生活地區、交友圈子,甚至婚戀狀況…
在網絡高度發達的今天,這些資訊的取得早已變得簡單又快速。一旦對方掌握你的真實身份,就可能進一步編織更貼近你生活的詐騙陷阱,讓人防不勝防。

即便你一開始對他們有所保留,暫時不願敞開心扉,他們也有一整套「應對策略」。他們會耐心迎合你的節奏,展現出十足的理解與包容,讓你產生被尊重、被理解的感覺。
接著,他們會刻意了解你的興趣和喜好 — 如果你喜歡音樂,他們就恰好 “非常懂” 音樂;你喜歡看電影,他們也正好看過、而且還能發表一番頗有深度的觀後感;你愛閱讀,他們便會推薦幾本影響人生的書給你...
無論你喜歡瑜伽、慢跑、登山、湖邊釣魚、旅行還是小動物,他們總能巧妙地與你 “志趣相投”。一旦確認了共同興趣,就會更頻繁地主動聊天,看起來就像是普通朋友之間的互動,甚至還會分享生活瑣事,營造出一種真實親密的關係。但別忘了,他們的最終目標是讓你對這段關係產生情感依賴。於是,聊天的氛圍會變得越來越曖昧,最終發展成所謂的「網絡情侶」。
每天暖心的早安問候、中午餐時間的體貼提醒和晚上的早睡通知... 這套日常的情感紐帶三部曲正是他們精心設計的標準作業程序 ~



除了打出 “喪妻+單親爸爸” 的同情牌,他還補充了一段更勵志的背景故事:他曾因投資失利破產,無奈之下只好跟隨一位他口中的 “好大哥” 到新加坡工作,一邊還債,一邊重建人生。
聽起來是不是很坎坷?再加上他刻意強調目前單身,這一連串鋪陳的目的也很明顯 — 要你心疼、共鳴、覺得他不容易,甚至覺得自己 “或許能成為他的第二次幸福”...


他說自己來自一個不富裕的家庭,年輕時懷抱理想,為了生活和夢想打了多份工,靠著努力和堅持,最終存到一筆錢,與青梅竹馬的好基友一起合資創業,成了老闆。
聽起來是不是既勵志又溫馨?從草根奮鬥到創業成功、從貧苦少年到高位主管,再加上一段早逝的婚姻與單親爸爸的身份,這份 "完美的人設劇本",就差沒說自己平時還會救貓救狗、捐錢助學了...

他說,當年為了能有更多時間陪伴身患癌症的妻子,以及年幼的孩子,他選擇暫時放下事業,將已經發展得有聲有色的公司,全權交由最信任的好友打理。這位好友,正是當年與他一起創業、一路打拼的好兄弟。然而,世事難料,這位兄弟後來誤交酒肉朋友,開始揮霍無度,甚至背著他挪用公款,造成公司嚴重虧損,最終導致破產。
犧牲家庭時間、信任被背叛、事業跌入谷底... 整套劇本堪比一部苦情商戰偶像劇,只不過現在換成了 WhatsApp 短訊直播 😁

他說,最終公司被合作方控告,還欠下高達馬幣 80 萬的債務。昔日的好兄弟也在這個節骨眼上直接跑路失聯,讓他一夕之間從創業老闆跌成債務纍纍的破產戶。他嘗試向親朋好友借錢無果,走投無路之下,只能申請破產。這時,這位他口中的 “好大哥” 出現了。這位大哥不但慷慨解囊幫他扛下債務,還給了他一個重生的機會。於是,他便在七年前跟著這位大哥到新加坡打拼,從頭來過,一邊努力工作,一邊還債。
聽到這裡,你是不是差點被感動到落淚?
不過,為了驗證故事的真實性,我特意在對話中詢問他:你當時破產,是有正式通過法院申請?
畢竟根據大馬法律,凡是被法庭正式宣告破產的人,在債務尚未清償前,其日常生活、金融活動、出入境、擁有財產等都會受到 極大限制。然而他對這個問題卻沒有正面回應,只是輕描淡寫地轉移了話題,就這麽... 矇混過去了



作為投資詐騙的劇本,自然免不了圍繞投資的話題 ~
隨著一系列的漲價和生活成本/ 消費水平的大幅提高,然而人們的收入並没隨著時間而上升,相反持續下降,很多人都想要做個副業以增加收入。這初衷原是件好事,但就有人會走到偏差的道路上。
詐騙集團喊著投資回酬「被動收入」讓你可以輕鬆賺錢,打造華而不實的動作,當你表現出對賺錢有興趣時,殺猪就開始了。
經我非專業研究,投資的套路基本分為在線博彩和投資理財兩種,其中投資理財聽上去似乎風險更小,可信度更高一點,因此更具迷惑性。他們會告訴你一個網站或者是 APP,說自己有認識的人是這個平台的高管,能够打聽到內部消息,讓你在上面注册帳號。這個網站或者是 APP 看上去就像是普通的投資理財平台,有不同的项目可以選擇。但實際上都只是空殼,是他們設計出來的一個虛假平台。如果你擔心自己受騙,不願意注冊帳號的話,他們也會大方地將自己的帳號借給你操作,并且表示前期你不用投錢,試著操作一下,覺得可以賺錢再自己注册。然後你會發現,用他的帳號還真的掙到錢了,他的情報也都是準確的,於是就决定自己試一下。他們會鼓勵你先不要投多,先投一點點,但是產品的超高收益會讓你逐漸失去對數字的敏感性,只想著投入越多回報越大。於是从幾千開始,到幾萬再到幾十萬甚至是幾百萬。如果存款不够了就找父母要,父母没有就找朋友借,朋友不借就找銀行貸款,銀行貸款還不够的話就找貸款平台,如果還是不够的話没有關係,還有非法貸款平台呢。反正到時候掙了錢,就算是很高的利息也能够承擔得起。在這個網站上面你的錢不再有實體,而是變成大到你不敢想象的數字。你看著它每天都在增長會逐漸喪失理智。
以 Chris 為例,說他靠投資迅速還清外債的同時,還存了一桶讓他重新創業的資金,待他合約期滿後便將重回老家當老闆...
然而,我這邊也過早向對方表示我對投資没興趣,以至於没機會讓對方展示其建議的投資的更多訊息... 若還有機會...

在這一系列過程當中,他們會時不時地向你透露自己最近賺了錢,做了一筆生意,并且向你許諾一個非常美好的未來,比如將一起在大城市買房,一起去國外旅游等等,俗稱畫大餅。
貪,是一種普遍的人性,詐騙的人是貪,被騙的人也是因為貪,詐騙集團就是利用人性的貪婪,一步一步的讓你走入他們的陷阱。
只要看到穩賺不賠、保證獲利且利潤豐厚等字樣,十之八九就是詐騙。什麼投資一定穩賺不賠,没有風險?如果真能那麼輕鬆賺錢為何要分享給你這認識没幾天、素未謀面的外人?他自己賺不香嗎,還要出來打廣告?我還是回去做白日夢比較實在 ~

如果對方感覺你在中途對他們產生了懷疑,他們會主動邀請你進行視頻通話,或者是語音聊天,而你會驚喜的發現視頻裡的人和他給你發的照片是一模一樣的。按照現在的技術,視頻換臉其實并不是什麼難事了。
Well,對方可能没預料我會向他要求與女兒、家人的合影以及 FB 添加好友吧... 故以下這段對話,你們覺得是否符合邏輯...?

對嘛,才認識將近一個月而已,憑什麼插隊?


近年來,隨著 人工智能 (AI) 的進步,該技術已廣泛被不法分子利用,截取受害者面孔和聲音後,再利用 “拟聲”“换臉” 等技術合成受害者的虛假音頻或視頻、圖像來誘騙受害者親友轉帳匯款...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殺豬盤尋找和聯繫目標的途徑基本大同小異,較為常見的途徑就是發送手機短信,在婚戀平台或者是交友軟件上主動聯繫。當然,他們也會通過臉書,Instagram,LinkedIn 等社交平台私信目標,尋找目標并且收集目標相關信息。
確認了目標之後,就來到了讓受害者自願踏入陷阱的一步了,養豬。即與目標建立信任,培養感情,這個看似困難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有套路的。在接近目標以前,他們需要先為自己打造一個人設,這個人設不需要完美,但是需要優秀且有親和力,是普通人在生活中很難遇到的那種類型。他們會在社交平台上發自己健身,看電影或者是讀書的照片,給人傳達一種自己的生活很健康向上的感覺,在這些生活片段當中,他們會時不時地穿插一些比較高調奢侈的活動,比如出入奢華餐廳,入住酒店高級套房,喜提豪車,乘坐飛機頭等艙等等,打造一種事業有成、高質量生活的形象。他們的照片一般來源於國外社交平台的一些小網紅,不僅質量高而且可以實時更新,然後他們就開始接近目標了。
我真心提醒各位朋友,不要因為一時的好奇跟寂寞,就跟所謂天上掉下來的帥哥美女聊天。當你們被屏幕裡帥哥正妹的顏值騙得神魂顛倒的時候,你可要小心了,所以我在這邊勸告大家要多留個心眼,畢竟色字頭上一把刀啊!
當然,這些詐騙份子也不傻,因為畢竟他們撈不到我的錢,也就不想浪費他的時間,因為對於他們來說,詐騙當下才是最重要的,當時如果能夠起到作用,就起到作用,否則只會佔用他們詐騙的時間,還要忙著騙下一位呢,今天騙不到可能就要挨打… 可恨之人必有其可憐之處,他們連我的錢都騙不到,估計很快就要被上級修理一頓,根據過往的相關報導,有些懲罰其實蠻殘忍的,我在這邊就不便跟大家多聊。
再想想他們大過年的,還被關在緬甸的詐騙園區裏面,全年無休止的工作,逃離遙遙無期,甚至死了連屍體都找不到,真的很可憐。你別說年夜飯,一頓像樣的飯都吃不上,而且每臨近春節這個時間點上,正是他們詐騙的黃金期,因很多公司都發了年終獎金,然後又有薪水等,隨著過年的氣氛,大家消費也越來越頻繁,大家可能圖個喜慶等等之類的,所以這個時候大家花錢比較大手大腳,警惕心呢也就放鬆了,就讓詐騙份子有機可乘,大撈一筆。
回過頭想一想,還是覺得他們很可憐,你想想大過年的,就算他們撈 (騙) 得再多,能落到他們手裡的錢又有多少呢?大過年的,無法回家跟家人團聚,只能在異地他鄉忙著行騙,年三十連碗熱騰騰的餃子湯都沒得喝…
前一天還口口聲聲說想我的,隔天就直接失聯了... 不是詐騙份子,那又會是誰?

你是否也有過被詐騙的經歷?在此分享你所經歷的詐騙故事吧 ~
呢啲詐騙短訊,來電最好完全唔理佢.
ReplyDelete系嘎~ 呢個世道防人之心不可無,分分鐘「瀨嘢」
Delete我見到呢啲電話通常會即刻收線同埋delete
ReplyDeleted 詐騙手法真系多到防不勝防
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