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2015

(香港精簡游) 石硤尾美荷樓 + 私闖旺角天台

由深水埗 美食圈 一路漫步到 美荷樓生活館 (Mei Ho House)。這所於 1954 年的美荷樓全稱石美荷樓,是香港第一代 H 型徒置大樓
美荷樓的起源源自於 1953 年 12 月 25日聖誕夜,尾山邊寮屋的一場大火。那場大火造成近 6 萬居民頓失家園,損失慘重。香港政府了盡快安置些無家可歸的災民,於是擇定址并快速美荷樓,為災民提供長期的房屋以及日常所需的基本生活設施... 殊不知該舉竟成了香港公屋政策的先導。
七零年代後,公屋因人口不斷增長變得擁擠,加上各項設施已頗舊殘破難以修复,於是被迫拆,隨之建新的大基於該特殊的史背景,美荷樓除了做為歷史遺産得以幸存外,更被列級歷史,并成香港首批 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 中的七棟歷史物之一。
在伙伴計劃中,香港政府公開推出準犕活化的歷史築名單,向社會公開尋求合作機構。申請者除了必須在申請書中説明如果使用該歷史築,提供哪些服務和業務外,還需説明如何對該歷史築進行保護以及如何有效地發揮其歷史價值等。
其後,香港青年旅社提出的申請書中標。經過修葺與翻新後現今成為青年旅舍,更是香港青年旅社協會設立的第一私營民博物館。
美荷樓生活館
九龍深水埗石硤尾 41 (港深水埗站 B2 出口 或 石硤尾站 A 出口)
開放時間: 
09:30 ~ 17:00 (星期二 至 星期日)
逢星期一 (公眾假期除外) 及 農曆年初一至初三休息
平安夜及農曆新年除夕下午 3 點閉館

如今老房新生,轉型為青年旅舍以及生活館兩個部份。,生活館有兩層為專題展覧對外開放,免費供民眾參觀。展示保存了美荷樓居民的生活特色,輔以史資料、照、物... 等,重五零至八零年代的尾徒置居民生活的滴與回憶。
每一隔間板分别記录着 —— “樓” 住昔日情、尾大火、尾歲月、吾家美荷樓、情繫尾以及回憶 的故事
甞試着讓自己融入其中
旅舍内有一間以懷舊為題的 —— 呼吸士多
除了售賣一些紀念品,更多的是懷舊飾品擺設、玩具模型、零食飲料,更有一些設計新穎的精品
櫃台一角售賣多款由 “呼吸冰室” 的員工手繪印製的美荷樓 Q 版明信片,非常有特色
但凡在該士多購買明信片 (以及郵票),便可享有免費的代郵服務 
在購買明信片和郵票時,士多的店員亦會附上美荷樓專属的紀念郵票 (美荷樓權發售),頗具留念價值
出外旅行亦不忘給自己寄一張明信片
逛完雜貨店後,便到對面的美荷樓 呼吸冰室 (Fullcup Cafe) 來一杯下午茶~ 
打造成冰室風格的咖啡廳,充滿五零至八零年代的懷舊色彩
肚子實在裝不下,只點了杯冰紅茶解渴
愉快的時光眨眼即逝,由於接下來的時間與另一名友人有約,即便和新朋友 凌少 聊得融洽,亦對其熱情招待感到非常温暖和感謝,無奈還是到了說再見的時刻。
這次抵港僅逗留區區四天,許多在港的好朋友都留言欲叙舊,可惜時間不够用,實在抽不了身... 
第二場會友來到人潮汹涌、熱鬧喧嘩的旺角... 
站在無時無刻都人山人海的旺角之中,慶幸自己不是太矮,又長得如此亮眼 *In case you don't know,我的臉皮極度厚*,絲毫不懷疑友人應該容易在人群中見到自己~ 哈哈
抬頭是一望無際的招牌海,不禁升起黑心般的擔懮: 倘若某個招牌箱跌下來不曉得會壓傷 (死) 多少途人... 
随處可見的街頭素人表演是旺角行人專用區的一大特色
果然,友人 Pontus 很快便在人群中發現了我 :D  
已在内地發展多年的友人專程趕回來與我叙舊 *感動~*,雖也抱怨我連一起吃頓飯的時間也給不了 (當天約了契媽一家吃晚餐),但認識了這麽多年,即便是一杯茶和一塊蛋糕的相聚,互相調侃、聊些不着邊際的話,彼此都感覺足矣~ 
這趟假期大肆狂吃狂喝,走到哪吃到哪,不禁為自己逐日膨脹變形的身材捏把冷汗~ 
與友人分手後,乘着趕第三場 (和契媽一家吃晚餐) 前尚有一點兒閒暇時間,便做了件自己一直想做的事 —— 私闖天台 :P
一直想親身感受一下香港電視、電影裡常見的天台場景,於是乎隨意地走上了鬧市一幢半開放式的唐樓。循着窄小的樓梯,氣喘呼呼地爬上九樓,推開没有上鎖 (呃~ 幸運!?) 的天台門,正式開展了私闖天台大冒險 :P (還是那句話~ 這是壞榜樣哦,千萬不要學喇!本人亦對他人之行為,概不負責)
登上九樓後才知道唐樓并非最佳觀望地理位置,而且我闖入的天台移間窄小,有些位置已栅欄并上鎖 (膽大包天 私闖民宅” 喔~ 没被人趕,心中已暗自偷笑),卻是自己這些年來首次以不一樣的視野角度看到了更 “開闊” 的旺角景色
由高處俯瞰旺角人潮如水的街道
天台上的生活... 
香港人的生活節奏總是在趕急,你我都只是身邊匆匆忙忙的一個過客而已
晚餐時間來到契媽家裡,一進門已聞到滿室飯香... 而且除了契媽契爺小妹和友人外,甚至連大哥大嫂一家也來了。大家熱鬧鬧、嘻嘻哈哈的圍着餐桌,有種在吃春節團圓飯的感覺 :D
是晚契媽煲了氣鍋藥膳雞湯,小妹特意準犕了韓式部隊鍋,好姐妹更煮了龍蝦麵... 以及一桌子豐盛的住家菜餚,又是一個爆肚的一餐
一頓飽飯後,陪契爺喝功夫茶消消滯~
不想打亂契媽契爺規律的作息時間,十點半左右我們便告辭了。知道我無甜品不歡,於是先送了群小朋友們回家,大哥還特意載我們去九龍灣吃甜品... 原想去合成,但服務員卻特意跑出來對我們說很多食材已賣光了... 呃~
惟有移步到對面新張的糖佰俯分店
初夏的夜晚最適合來一客入口即溶的芒果綿綿冰 
交錯的污水渠管暴露在大樓外墙乃老式建築的一大特色
*叮咚* 哈囖~ 有人在家嗎?(跑~)


02/06/2015

(香港精簡游) 美味深水埗 (Yummy Sham Shui Po, Hong Kong)

透過房間窗口望出,一片熟悉的景致~ 獅子山,早安!香港,早安!
每次訪港,都大方讓我借宿的好朋友知道我喜歡茶餐廳 feel,便趁小朋友上興趣班前,帶着一家大小一塊兒到興趣班附近的茶室享用早餐... 這家摩登的茶室除了有空調,餐廳空間寛闊外,餐點選擇也好多~ 
但... 即便餐點選擇再多,我還是堅持最愛的沙爹牛肉麵 :D 
不得不説,香港的茶室套餐 (不論早、午或下午茶) 除包含飲料、主食外,一般還搭配土司小吃或其他兩三款小食,非常豐富... 倘若我獨自用餐,我會讓服務員替我將土司什麽的免去 (吃不完啦!); 一個不小心忘了和服務員説為免浪費資源,我往往都得强逼自己將它們吞進肚子... 但我就是想不明白 *自十多年前我首訪香港,這問題便困擾了我十多年* 何以港人吃的份量如此之多,但身材依舊保持得如此嬌小 (真是好没天理噢~)?!
吃完,送了小朋友去上課,我繼續游客...
今天的行程目的地是 —— 深水埗
其實,每次到香港都必定,但每每碰上不對的,因此總是無緣嚐試多家耳聞已久的地道小吃... 得有新朋友 ~ 凌少 願意犧牲其周末寶貴的休息時間,為我帶路并且陪吃,决心去吃仇~ 呵呵呵
由於比友人約定好的時間早到了半小時,便自行先到街上走走拍拍照... 
與友人會合後便是狂吃行程的開始~
來到深水埗探索道地小吃的第一站必然是 —— 新香,越接近午餐段人亦逐漸劇增; 有地人,亦有慕名而的游客。幸好我們抵得早,僅排了五分鐘便有位子...
新香園
深水埗桂林街 38 A 地下 深水埗地鐵站 C2 出口直走約 2 分鐘便可抵達
營業 
24 小營業
新香園是一家已式茶餐廳,没有豪潢但店面乾淨,而且度擁,店家没了能接收多一些食客而置多桌椅,使得客有足够的移,坐/ 吃得舒服
水吧和廚房空小,但雜物排列井井有,不凌亂
餐廳的牆面上掛着一長排附有精美照片的 “餐牌”
來此一趟,一定不好店家馳名的蛋牛治 (即牛肉煎蛋三明治)。看似普通的一份蛋牛治,其也不簡單。
說是老棄用罐牛肉,持採用新牛肉,挑筋剁碎,再混入打好的蛋液,以小火慢煎成牛肉蛋餅,純手工打造; 而且全部即,保證送上桌仍是乎乎的,吃的是老的用心和持。
嫩香滑的蛋牛治,包則一定要烘烤的; 我喜過的包除了有撲鼻的包香外亦那份香酥的口感... 再搭配一杯奶茶,樣的午餐簡單、美味又滿足
除了蛋牛治,港式味的西多士亦是店內另一款受廣大民迎的小吃。 
剛煎起,乎乎、金燦燦的西多士可以看到脆卜卜的小氣泡。西多士面上的牛油亦因高系,不稍一便全融化了... 吃的候蘸上蜜糖,非常香甜,美味比!
我不懂自拍... 不曉得什麽原因,但凡我單手舉起手機/ 相機,手就會不聽使唤地抖~ 抖~ 抖,結果... 每每拍出來的照片都好靈異,因此我不喜歡自拍但我卻打從心底佩服 (羡慕) 懂得自拍且能拍出自身優點的達人們... 感覺好强! 
Anyway,吃過新香園後第二站來到附近這家 合益泰小食 店,一幅不太引人注意的小牌匾,一間不起眼的小店面,稍一不留意,就會與它擦肩而過...
合益泰的腸粉是當地人人皆知的地道小吃,有傳除了腸粉嫩滑,搭配的芝麻、甜醬和花生醬汁亦很香,口感豐富... 更重要的是四條腸粉港幣七元 —— 好吃又便宜。說了這麽多,但其實一直到最後我都没吃到,因為... 
店裡人好多... 加上没有一個有效率的接待製度,導致進入店裡的顧客們都自行霸位子,甚至還有後來的不斷涌進店裡,最後幾乎連能好好站着的空間都没有... 而我還有其他既定的行程,時間寶貴 :P
店家除了腸粉,亦有簡單的粥品,食客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希望下一次能有嚐一嚐...
吃不到腸粉,那咱們就移步到一家當地聞名的風味小吃店—— 坤記糕品專家 買糕點
坤記糕品專家
深水埗福華街 115 ~ 117 (北河商場地下10 舖)
營業 
08:00 ~ 售完為止 (每天營業)
該店家廣受好評的傳統心有砵仔糕,白糖糕,红豆糕... 等等,而為了留肚子吃下一攤,這次就僅僅買了一塊友人說不容錯失的九層芝麻糕。一層層相仿的厚度,散發着很香的芝麻味; 依着九層厚度張嘴大咬一口,除了軟中带點嚼勁,而且非常有層次感,不會太甜,果然好吃!
吃過美味的芝麻糕後,來到距離坤記不遠,一家名氣遠播的 公和荳品厰
公和荳品厰
深水埗北河街 118 號地下
營業 
07:00 ~ 21:00 (每天營業
家在香港名聲響叮噹的公和荳品由 1909 年至今已有百年歷史,現時全港亦有多家加盟店。但即便分店的位置再怎麽方便,只要有會,人依舊會選擇去總店; 與分店相比,我為總店的境和氛更有老店的感
有别於現今業界追求省時省力省又能增加生産量而以械取代製工,公和荳品至今仍持以古老手兿方法製作 —— 用石磨磨出豆漿,紗網濾渣... 等,祖傳手工、真材實料製作出醇厚濃香的豆花、豆腐... 等豆腐製
只見店門口一側是老闆負責板豆腐、豆腐卜... 等外帶的顧客
另一邊則是負責招牌 “煎釀豆腐” (熟食) 的阿姨
店內一角
很是原始的一桶豆腐花... 我很好奇,這一桶能賣多少碗?
採用古法精製的豆腐花在質地上更顯細緻軟嫩綿密的口感,每一口都吃得到郁的純豆香味,超水準!
若非我由早上一直吃到在,真的吃到肚子到一爆炸,一定會再點多碗一次吃够本!

                                                                                                                          ............ 待續